简体中文 English
技术引领突破丨上海首批“帐篷式方舱”陆续交付
发表时间: 2024/07/27 │ 作者: 工民建领域

  察看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建设情况并强调,要坚持以快制快,做好筛查、转运、收治的系统工作,确保风险人员应转尽转、日清日结,优化方舱医院管理服务,确保防疫安全、消防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华建集团在接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紧急指令的第一时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伟华,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靠前指挥,迅速组建了由上海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琳,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蔡淼驻场指挥,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担任设计总负责人、总工程师姜文伟任结构总顾问的项目团队,陆续启动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临港二号方舱医院两个项目。上海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抗疫应急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陈文杰等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助力探索首批“帐篷式方舱”。项目团队高效协作,确保项目节点,圆满完成攻坚任务。

  4月18日晚,上海国际赛车场方舱医院完成一期工程完工交付,交付床位约6500张。二期工程也将于4月20日竣工,届时可新增床位7000余张。整体建成后总床位数将达到1.35万张。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沈立东,驻场指挥的上海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潘琳,副总经理、总建筑师蔡淼,以及项目团队陈逸芝、杨凯等设计人员出席交付仪式。

  4月19日晚,临港二号方舱医院建设如期完工,总计床位超过1.6万张。项目位于新元南路沧海路,帐篷区域约21万平米,一共有六十所帐篷。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为人,市住建委主任姚凯、副主任裴晓、副主任朱建豪等领导高度关注两个项目进展,在对项目进行视察调研时,就技术难题做了现场指导,同时要求上海院设计团队针对首批帐篷式方舱医院的建筑类型,注意在过程中整理总结经验,形成设计技术规范,为以后同类型项目提供示范。

  在日前发布的《华建集团应急医疗建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试行)》基础上,上海院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牵头,举集团之力,领衔编制《应急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设施(篷房)设计技术导则》,扩充了导则,并实现为两个帐篷式方舱项目提供规范导则引领。

  为解决大量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轻症患者及无症状者的收治问题,帐篷方舱应急项目不同于之前方舱改造项目,在缺乏既有大空间建筑改造利用的前提下,采用全新的模式——成品帐篷结合集装箱进行搭建,在与时间赛跑的的过程中不断研发创新,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应急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设施(帐篷),以此来实现有效隔离传染源、最大限度救治患者的目标,快速应对高发疫情。

  建筑二院也在陈逸芝、杨凯带领下,参与过方舱设计的骨干几乎精锐尽出,唐壬、高芳、张萌、李岗等主力建筑师通过线上线下合作,先集中火力聚焦嘉定方舱,后兵分两路驻扎领港2号方舱,王辉、王维、阎鹏、罗佳鑫、杨帆、刘歆等青年建筑师全程参与直到开舱。

  首先是总体布局,即便是临时建筑,但上海院这支擅长大空间建筑的威武之师仍然坚持把形式的美感和使用功能进行完美的演绎。通过经验摸索和院部的技术导则支撑,迅速明确了帐篷的安装间距、通风要求、室内外的紧急疏散流线、医护和病患的通行流线关怀等需要创新思考的布置原则。

  其次上海院通过对选址环境的研究后,利用场地的开阔条件、结合风向合理分区、以及帐篷本身的有利通风条件,设置大距离空间缓冲区,利于气流的扩散稀释同样达到了降低传播的风险,将应急临时建筑的安装时间和成本有效减少。

  同时对于风雨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上海院也做了充分准备,充分的利用原有基地设施,整体找平处理、架空室内地坪或设置挡水槛、优化排水组织架构、固定安全性建议等措施确保即便是简易的临时帐篷也一样能应对风雨天气,确保病患有一个不受影响的室内庇护环境。疫情过后,帐篷结构经过全面消杀后,能够迅速拆除并可持续利用,降低应急项目的投入。

  由于帐篷方舱多占地宽广,为体现人文关怀,设计之初就强调短途接驳的重要性,通过院区内接驳电车有效提升医护工勤的通勤效率同时减少工作人员的体力支出。

  结构专业方面,由上海院总工程师姜文伟,副总经理、结构专业总工程师徐晓明挂帅,结构院院长张坚主抓,在院班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结构院精锐尽出。前方有工程经验比较丰富的结构一所刘桂、结构五所王亦、结构六所李伟等同事分别进驻到各个项目现场;后方则有方案能力、计算能力兼备的程熙、侯健强等同事快速完成结构改造方案和设计复核,并完善现场巡视报告;中军则是结构院的专家团队,综合前方的现场信息和后方的计算结果,与大家一起分析、探讨,以加固改造工程中的多年积淀,给出合理适宜的结构策略和解决方案,交由驻场人员反馈到现场指挥部和施工总包方。

  在姜文伟总工程师牵头下,会同结构院各总工及内部专家,组织了多轮线上会议和群组讨论。会上,驻场人员介绍了现场使用及进度情况,后方支持人员汇报了设计复核情况,各方重点讨论了项目中存在的结构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最终,结合现场施工进度及方案可行性,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制wt定了应急改造项目(帐篷方舱)结构专业使用要求。

  接到应急项目指令第一时间,有着多个方舱医院设计经历的汪海良立马赶到现场,与周海山、吴桐斌、谢元俊等共同担起了机电现场设计任务。二个项目均采用室外箱式变电站的供电方案,杨麒多次和供电部门配合,结合建筑总体布置要求,优化场地内箱变设置位置。针对于帐篷方舱的特点,业主和重大办最关心的就是场地排水问题,吴桐斌和周海山结合基地排水情况,咨询了给排水总师赵俊,做了技术交流,梳理场地四周市政情况,对基地排水系统模块设计方案优化调整,满足项目实际需求。由于二个项目设计施工配合有重合,设计时间短,另有多位机电同事全程24小时待命,远程配合相关图纸的设计工作,在施工配合过程中,随着施工单位对帐篷的实际采购问题,做了各种帐篷规格调整,现场安装也大部分开始的情况下,机电专业快速修改出图,满足现场的安装进度。

  机电院总师陈众励和朱学锦也到项目现场,分别对帐篷方舱电气及暖通的设计注意要点做了指导,电气陈总对帐篷的防雷接地系统等涉及到安全性问题做了指导。暖通朱总对现场帐篷的空调处理方式做了多种建议方案,贺江波、盛青青结合帐篷内空调设置方式进行了多次模拟计算,满足了帐篷内空调的设置需求。

  4月12日上午,上海院绿建中心负责人燕艳接到驻场的朱学锦总师的电话,因近日天气变暖,气温升高,日最高温度可达30℃以上,嘉定方舱选址场地路面为混凝土路面,且帐篷方舱由于其围护材料材质的特殊性,室内、外的设计环境与常规方舱医院有较大区别,朱总担心午后帐篷内辐射温度过高,会引起体感不舒适,需要针对室内外气流组织及温湿度环境进行专项研究。

  由于方舱建造时间紧、任务重、容错率低,了解情况后,绿建中心立刻组建了专项技术小组,召集了部门CFD资深模拟工程师孙斌和沈蔚伟等,迅速分工,进行材料热工性能研究、计算机建模、以及模拟计算的基础数据研究等。

  在驻场暖通设计师贺江波的手绘草图及帐篷资料收集协助下,绿建中心当晚就完成了模型的建立和基础参数的设置,并保持跟朱总的沟通,不断修正计算方法和参数,连夜计算。第二天,就针对暖通设计关心的室内外气流流线和速度、方舱内室温分布、辐射温度分布,以及开、关门等使用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下,空调对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给出了仿真模拟结果,协助优化暖通设计的具体方案。朱总表示模拟结果很好地支撑了他的方案设计想法。

  方舱医院除了以防疫功能为主要目标,并且要以人为本,兼顾方舱内的舒适性,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治疗环境。

  “做为人民的建筑,当人民的建筑师。”上海院抗疫守沪突击队奔赴在项目一线,用“逆行”书写责任与担当。

上一篇:【48812】盛隆工匠人物 郑利军:一线万张产品图纸

下一篇:天水市水务局关于武山县太皇山50MW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